北京四合院改造

建成时间:2023
院落面积:201 平方米
建筑面积:199 平方米
项目地点:北京市

项目委托:私人
设计公司:在场建筑
设计团队:钟文凯 王冬阳 高远 李辰宇 符永鑫 荀曜
摄影图片:© 在场建筑

四合院位于胡同深处,占地约200平方米,门前有一株枝叶繁茂的紫藤。院子从东北角凸出的平顶门房进入,原有北房和东房为坡屋顶建筑,西房为平顶建筑,东房和西房在南端连接,中间是窄长的L形庭院。房主是一对年长夫妻,希望改造后的室内空间能无障碍连接,并且减少打理户外庭院的工作量。

设计重组了院落空间:北房、东房、西房的不对称布局转变为三个互相平行的体量。北房原为不规则的三开间平面,采用木桁架结构,拆除后以房主从其它院落回收的传统木梁柱结构重建。东房老屋的三开间¬¬木梁柱结构被保留下来,落架后移位重修成为南房,并向西增补一个开间。南北房之间新建“平房”,取代原来的西房,东侧有圆形的大天窗,光线倾泻而入,如同一个室内的庭院。

三间房屋几乎填满了整个院子。它们之间留有间隙,在北房东侧以及南房的东西两侧分别围合出三个户外小庭院。北房西侧的间隙则成为室内起居空间的延伸,上方是屋檐下的玻璃屋顶,经由从墙面悬挑的梯步可上达平房的屋顶露台。

平房屋顶低于南北房屋檐,使充足的光线能够从房屋的间隙进入室内。玻璃楼梯间的最高点控制在北房屋脊线以下。屋顶露台替代了平房占据的户外空间,成为一个抬高的庭院,可以一览胡同里高低起伏的屋顶景观。(平房下方还拓展了地下空间,用作家庭活动室,通过北房东侧小庭院内的天窗采光。)

院落一层形成流动的室内空间:东北角门房仍是入户玄关及辅助空间;北房是开放式厨房、餐厅和起居室;卧室、书房及卫生间位于平房西侧和南房;平房东侧圆形天窗下的“光庭”与户外庭院相邻,南北通透,成为日常起居生活的枢纽。

小庭院周围的断桥铝落地门窗、北房朝向胡同的北墙上的电致变色玻璃竖窗、玄关和南房的南向屋顶上的一系列天窗,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室内的采光。

院内房屋以传统木结构(南北房)与砖混结构(平房)相结合。北房南侧的“幕墙”门窗及玻璃屋顶采用独立于木梁柱的钢结构,槽钢横梁的凹槽内安装镜面玻璃,反射室内空间,在视觉上减轻了结构的重量。

改造后的院落保持了胡同的尺度和传统的青砖灰瓦外观。室内材质以回收利用的木梁柱结构为特色。墙面以白色为主,勾勒实木踢脚及门窗套线。共享区域满铺灰色小金砖,卧室和书房地面换作暖色调的木地板。小庭院以青瓦铺地。屋顶露台则用架空的塑木地板,边缘以钢板压顶,南北两侧安装玻璃栏板。